双方父母马上见面了,我们却分手了
我和对象在一起 3 年,现在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,可双方有不少意见谈不拢。
原本定好周六让双方父母见个面,聊聊我们之间的问题。周五我给她爸爸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没接,就跟她妈妈说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,也把饭店位置发给了女朋友。结果晚上她打电话来,说这种事不该由我出面邀请,得我爸妈去请她爸妈,还说我这不是求娶的态度。我们为此吵了一架 —— 这次见面本来就不是提亲,是为了解决我们之间的分歧。而且他们家内部都没商量好,更该大家坐下来聊聊。
其实我们之间的问题,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很多情侣都会遇到,毕竟我是第一次谈恋爱,遇到这些事真挺头疼的:
-
房子装修的分歧
我家在我谈恋爱前就全款给我买了套不小的房子,现在这房子反倒成了问题。装修的时候,她觉得房子是我的婚前财产,就该男方全款装修。但我想着父母已经全款买房了,想自己贷款装修,分担下父母的压力。可她不同意,说没法接受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我婚前财产的装修贷款。
-
对 “重视程度” 的争议
她总说我们家对她不够重视。第一年她上门,我妈给了 3600 元见面礼,没达到她和她妈的预期。今年年初她妈过 50 大寿,非要我爸妈去参加,我妈随了 600 元礼金,她们又说不合适。我问她多少才合适,她也说不上来。
-
金钱观念的差异
她之前说过,彩礼和嫁妆在法律上是女方婚前财产。我就问她,要是婚后买车差钱,能不能用彩礼和嫁妆,她反问我是借还是要。她还说,婚礼收的礼金能不能给她买个 LV 的 Carryall,房子装修好给她买咖啡机、苹果台式电脑之类的。我觉得她总想着自己,好像钱很容易就来似的,完全不考虑实际经济情况。
-
习俗和礼仪的双标
我们是同一个地方的,但她总强调她们那边的习俗。比如每年我去她家,要带特定东西才有面子。可去年底第一次双方父母在我家见面,她们一家人空手就来了。事后我觉得不尊重,问她去朋友家都知道带水果牛奶,为啥来我家不带,她说是她们那边的习俗,女方去男方家不用带东西。过年让我给她外婆、奶奶发红包,我问她给不给我奶奶发,她说让我给她奶奶发是为了让她爸高兴,还说没有女方给男方亲戚发红包的习俗。这些双标的地方,让我心里很不舒服。
亲戚朋友、同事都不看好这段感情,觉得她家人 “既要又要”,我对象也太以自我为中心,我们俩没一条心。大家觉得怎么看